
大江网/大江新闻客户端讯(通讯员黄辰璐 康建勇 谢金鹏)仲夏时节,赣南大地热浪翻涌,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“逐梦矿冶情 点燃报国志”暑期大思政实践队的地矿专业青年学子们,深入于都、大余的群山之间,开启了一场以“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——文化赣鄱行”为主题的矿冶文化寻根之旅。他们以学铸魂、以讲传情,在历史深处汲取力量,用青春之声点燃薪火。

▲“文化赣鄱行”2025年暑期大思政实践之“矿冶”文化分队合影 摄影|谢金鹏
矿企现场开讲:在历史深处汲取奋进力量
实践队首站走进江西盘古山钨业有限公司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移动思政课”。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志峰在矿企现场为学子们讲授思政微课,深刻阐释新时代青年传承工业文明、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,为实践活动定向领航。盘古山钨业副总经理钟益民以亲历者身份,动情讲述百年钨矿的沧桑巨变与矿工们的奋斗史诗,让历史变得鲜活可感。

▲校党委副书记徐志峰为学子们讲授思政微课 摄影|谢金鹏
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贤凌带来的专题思政课《钨如何成为中国革命与工业发展的“关键矿产”》,纵横历史经纬,剖析了钨矿从“工业牙齿”到“战略物资”的重要蜕变。

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贤凌讲授思政课《钨如何成为中国革命与工业发展的“关键矿产”》 摄影|谢金鹏
在仁风山调查展览馆,师生们还通过珍贵史料,重温红色经典,感悟先辈智慧与艰辛。

▲仁风山调查展览合影 摄影|康建勇
青春之声宣讲:红色矿冶故事响彻山乡
“这条由两千多块青石板铺就的‘钨砂小道’,曾是革命年代的生命线!”在盘古山间,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成员黄惠贤以《盘古钨砂路,铁骨筑红途——盘古山的血色钨砂道》为题,将队员们带回烽火岁月。她深情讲述矿工们肩挑背扛,将钨砂运出大山,换回苏区急需药品武器的壮举。江西理工大学校史馆讲解员马琮博则通过《盘古山与冶金学院的金石之路》,讲述了学校与江西矿业血脉相连的育人篇章,生动诠释了“志存高远、责任为先”的校训精神。

▲校史馆讲解员马琮博讲述盘古山钨矿与江西冶院金石之路 摄影|康建勇
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、梅岭三章纪念馆,以及麻芫村、峰山村等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……青年宣讲员们的脚步未曾停歇。
薪火相传育苗:红色矿冶故事浸润童心
在禾丰镇麻芫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宣讲团的宣讲员们为村里的孩子们搭建起了别开生面的“移动讲台”,深情讲述起赣南苏区红色钨矿的光辉篇章。
宣讲中还描绘了安远县盘古山“赤色矿工团” 的英雄群像——他们白天采矿支援革命,夜晚拿起简陋武器作战,以血肉之躯保卫矿区。

▲宣讲团成员向孩子们宣传红色矿业文化 摄影|黄辰璐
通过这场“学讲交融”的深度实践,江西理工学子在钨都的厚重矿脉中,汲取了磅礴的精神滋养,筑牢了报国信念的基石,为传承工业文明、担当时代使命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力量。
https://tt.jxnews.com.cn/news/2767213?app=jxttn&uid=2391131